今年以来,陆河县上护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示范引领和监督推动作用,推行“代表履职 环境整治”模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新貌贡献人大力量。
上护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多维宣传强共识,激活全民参与动力。上护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扎根基层优势,探索“入户式”“互动式”“长效式”宣传模式,构建“线上 线下”立体宣传矩阵,通过入户走访、选民接待日、周三夜访等契机,深入田间地头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500余份。创新设立“代表议事点”,在庭院、公园、广场等场所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集中畅谈”,收集群众关于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协商解决整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凝聚整治合力,推动环境整治从“短期清脏”向“常态保洁”深化,持续擦亮镇村“底色”。
率先垂范作表率,树立行动风向标。上护镇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从自身做起,强化“环境卫生体现精气神”意识,自觉带头参与每周全民大扫除行动,以“我先干”带动群众“一起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代表们率先清理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杂物,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标杆。在集中整治行动中,人大代表们与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一起,重点清理主干道路、水沟渠道等区域的垃圾。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300余吨,整治“六乱”600余宗,拆除乱搭乱建39处,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精准监督促长效,筑牢管护“防护网”。上护镇人大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代表履职重点,建立“代表监督小组 村级网格员 群众监督员”三级监督体系,对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关键环节实行闭环管理。推动人大代表开展“随手拍”行动,将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拍照取证后上传至微信群,督促第三方保洁公司精准定位、及时整改。今年以来,通过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推动解决道路硬底化、黑臭水体治理等民生问题。推动护南村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纳入评分体系,以“积分兑换奖励”激发村民自治动力。建立“村民缴纳保洁费与政府奖励经费联动”机制,鼓励各村(社区)收取卫生保洁费,形成“村民参与监督、政府配套支持”的良性循环,让“村里事”真正变成“家家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上护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代表履职与环境整治融合,团结带领各级人大代表以务实行动改善乡村面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初心,让乡村颜值“蝶变”,为绘就“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的上护新图景贡献更多人大智慧与力量。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通讯员 叶小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