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婵同志,围绕“攻坚招商落地提升行动 锻造汕尾高质量发展强引擎”这一主题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李婵表示,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我市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方向更明确、打法更精准、成效更显著。市县两级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力度持续加大。今年以来,各级“一把手”累计外出招商226人次,占领导外出招商总人次的30%以上,有效带动了全市招商氛围,各类招商活动蓬勃开展。1-6月,全市新引进项目115个,投资额477.89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86%和130%,项目招引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明显提升。全市新引进超5亿元项目19个,总投资410.97亿元,占全市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的86%。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成功引进2个比亚迪重大项目,为汕尾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访谈现场。
主持人问(以下简称“问”):我市在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哪些关键性的改革创新?
李婵答(以下简称“答”):2024年6月份以来,我们聚焦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重塑招商体系,重点推进了三项关键性改革创新:高位统筹,建立“双引擎”领导机制。创新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共同担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从“单一组长制”优化提升为“双组长制”,以更高规格、更强力度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显著提升了招商工作的统筹层级和决策效能。建章立制,打造“1+6”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配套建立了项目闭环管理、产业链招商、重大项目推进、风险管控、评估评价等六大机制,形成了完善的“1+6”招商政策体系。这个体系覆盖了项目从“线索”到“投产”的全生命周期,让招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高效。贯通到底,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2025年,我们制定出台《招商落地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市级统筹、县区攻坚、镇街落实”三级联动招商机制。通过推动招商力量下沉,把招商“触角”真正延伸到了镇街一线,形成全域招商“一盘棋”格局。这些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打破条块分割,整合资源力量,构建一个高效协同、运转顺畅的招商作战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问
围绕市委“1+2+9”工作部署,聚焦招商落地提升目标,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实施了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
答
围绕市委部署和招商落地提升目标,市投资促进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全周期管理,统筹项目闭环运行。畅通线索入口,加强统一归口管理,建立信息收集、筛选、推送、跟踪全流程机制,确保信息高效流转。今年捕捉线索375条,转化在谈项目323个,向县(市、区)精准推送203个。另一方面攻坚项目落地,建立“太阳-月亮-星星”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周研判、月攻坚”双轨调度,针对土地、能耗、环评等核心堵点集中攻坚,力促投产达效。今年以来,推进新增开工项目73个,新增投产项目45个。赋能平台活动,提升招商实效。统筹策划全年40场专题活动,构建“市级引领、县区联动”矩阵,今年已举办“春蕾行·奔赴海陆丰”“善聚湾区·美启未来”、日本企业广东行(汕尾站)等招商推介活动。拓展多元对接渠道,瞄准珠三角,深化以商招商,积极组织参加第137届广交会、第十七届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等重要经贸活动,邀请接待东鹏饮料集团、国家电投、科大讯飞等400多家重点企业来汕考察,主动对接洽谈,加强宣传推介,有效对接目标客商,扩大汕尾投资影响力。聚焦产业链条,靶向精准发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系统更新宣传画册、视频及产业地图等招商“工具包”,整合各级扶持政策,全面展现集群发展潜力。我们也组织专班参加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精准筛选、捕捉梳理227家重点跟踪企业清单,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提供关键目标指引。
问
“汕尾速度”现在已经成为汕尾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请分享一两个最能体现“汕尾速度”的项目案例。
答
问
为了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全年红”的目标,下半年将如何深化招商落地提升行动?
答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招商落地提升行动”为总抓手,重点在三个方面深化推进:深化市级统筹谋划,优化项目精准管理。建立在谈项目全流程“一本账”,对项目从信息获取到竣工投产各环节状态进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重点针对“签约未供地”“供地未开工”“开工未投产”等关键堵点环节,强化市级精准统筹协调。同时,加强县(市、区)对项目的研判评估,强化项目履约情况动态跟踪,着力提高项目落地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提升项目招引质效。聚焦重点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制定比亚迪电池供应链招商方案,依托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吸引电机、电控等配套落地;联合市政数局等聚焦数字经济产业,与深圳建立互通机制,推动大数据服务项目落地。主攻重点活动,全力筹备深圳新能源汽车推介会,以比亚迪、上海和达等为龙头,吸引配套集群。创新深汕协作,依托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县区与深圳对应区共建联合招商队伍及常态化机制,协同开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链招商;全域推广“带图招商”“标准厂房”,以熟地、定制厂房吸引湾区企业转移,协同政策与要素保障,提升落地效率。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如既往做好企业服务,持续深化“全代办”服务模式,完善常态化暖企机制,全力解决企业落地、建设、投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在汕尾发展。
问
网友“创业者小陈”问:听说汕尾有招商引资“全代办”服务,注册公司需要准备什么?代办员怎么联系?
答
“全代办”服务,正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的一项重要举措。只要是汕尾市的招商引资项目、“四上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免费享受这项服务。只需要提供基础的信息和代办需求,代办员会主动联系您,根据注册审批的具体要求,通过一份清晰的“一次性告知清单”明确告诉您具体需要准备什么,并为您全程代办。这个清单可以在“善美店小二”微信小程序上方便地查询到。
联系代办员的方式也非常方便,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线下申请,直接到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1楼,找到“企业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区”现场申请;另一种是线上申请,通过微信搜索并打开“善美店小二”小程序,在里面提交您的代办需求。提交后,我们的代办员会主动联系您,开始为您服务。
问
网友“湾区投资人”问:汕尾正在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目前这个产业是怎么规划布局的?有哪些地方可以入驻企业?
答
新能源汽车是我市近两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我们与深圳携手,共同致力于在汕尾全域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为此,我们在紧邻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地方,规划建设了112.5平方公里的深汕合作拓展区。这是深汕市级共建的产业转移合作园区,采用“一区两园”布局,由深圳市主导规划建设、产业招商和运营管理。该区域将重点承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
目前,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市发展势头迅猛。比亚迪十年间已在汕尾陆河、高新区、海丰、陆丰、红海湾开发区等地布局了多个项目,形成了“一核多极”的产业版图,深圳-汕尾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整车产能已达450万辆,我们正积极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配套基地。对于有意向入驻的企业,我们拥有深汕合作拓展区、汕尾高新区、陆河高新区等多个优质载体平台,都是企业投资布局的理想选择。
问
网友“张先生”问:对汕尾的营商环境很感兴趣,但对汕尾的招商政策还不够了解,有哪些官方渠道可以获取这方面资源?
答
获取官方招商信息的渠道非常便捷:首选推荐关注“汕尾招商”微信公众号,这里会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招商动态、产业规划、投资指南、政策汇编等投资资讯。也可以访问“汕尾市投资促进局”官方网站,官网提供更详尽的政策文件、招商项目、园区介绍等信息。也可以使用“善美店小二”微信小程序,这是一个便捷的掌上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查询、投资指引、代办申请等功能。另外,欢迎拨打汕尾市招商中心电话0660-3600566,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解答难题。也欢迎您直接前往汕尾市投资促进局或各县(市、区)投促部门进行面对面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热情接待,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个性化的投资建议。欢迎张先生和各位企业家朋友通过这些官方渠道深入了解汕尾。也真诚邀请您来汕尾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山海湖城”的魅力与商机!